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夜读 | 微信聊天“潜规则”,不要上来就问“在吗”

文明江西 2024-01-05


微信聊天是门学问,尤其是涉及
拒绝别人的情况,有人选择沉默不回复,有人主张干脆利落

这是个讲求效率的时代,不用在微信上问“在吗”,而是先做好功课,明确“需求”和“要求”,再来寻求“合作”。

今晚,夜读君想把这个来自白简简的微信聊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01


不知道是天赋异禀还是后天培养,我是个能一句话把天聊死的人。

曾有刚加微信的陌生人跟我说了一屏的话,最后说“辛苦了简老师”,我回了一句“我姓白”,于是出现了长达10分钟的沉默。

后来,我觉得这样不好,不符合我温良恭俭、人畜无害的人设。

因为工作原因,我总是接触很多陌生人,两个互相了解程度为零的人,如何指望迅速get到对方的点?

我尝试过解释,忽略具体事件,每次交流的大概过程都是这样的,“这个不行”“为什么呀”“因为……”“那你看这样行不行”“也不太对”“那你说怎样才行”“这样……那样……”“那你帮我看看修改后的版本”……

如此循环往复,经常一不留神儿,我就给对方上了一堂长达半小时的业务课,可一天又能有几个30分钟用作义务培训呢?

有一天,当我又替人修改了方案之后,发现一屏的“培训”正在等我“接单”,并且还发现,那些人在没有等到我的及时回复后,居然都没有追问,到了第二天,这些事情大都不了了之。

我不知道对方如何评价我这种用沉默来代替拒绝的行为,但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利好消息,既不用粗暴拒绝,也不用无限循环解释。这种方式就被我沿用至今。

同时,很庆幸微信的设计真是深谙成年人的心理和需求,没有“已读”功能。

02


在知乎上有一个讨论:“不回微信是一种不礼貌行为吗?”

有一个回答提到:“很多时候,聊微信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张力,对方消息内容多少、回消息速度快慢、甚至谁来终结这次谈话、谁是最后一个回复的人,好像都意有所指。”

最近还流行一种论调,“直接拒绝比看到消息不回复善良一万倍”。

作者讲的是面对电话销售,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出于礼貌听完再说我不需要呢,二是直接拒绝。

作者说自己和一个行内人士聊了聊,其实对方更希望你直接拒绝,听到开头就知道了结果,何必听了半天才说“我不需要”,岂不是浪费双方时间,耽误销售找下一个嘛。

引申开去,就是找朋友借钱、帮忙,以及谈恋爱,都不要暧昧,行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看到这些,就又联想到在工作上寻求帮助的情况。

哲学家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从我的经历来看,我同意作者说的不喜欢一个人就不要跟他拖延;就工作而言,能用不了了之来代替直接拒绝,也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

首先,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职场毕竟不是学校,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重点排序,而我的直接拒绝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陷入循环,我自然要先保护自己;

其次,对方也并不特别在意,也许只是广泛撒网捕到了我,我不回复,他还有其他鱼,如果真的着急,放心,他会追问的;

最后,双方都明白不回复是什么意思,处于一种微妙的和谐,不然,这厢可能真忘了回,那厢还在痴痴等,终不为美。

我很喜欢一句话:任何事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先管好你自己。

当你要向对方寻求帮助,至少应该对对方有所了解和评估。

如果是借钱,你确定你们俩关系好到这份上了而且对方有闲钱吗?

如果是跟陌生人谈合作,你真的了解了对方的需求和要求吗?

很多事情搜索一下都能知道,非要靠一句一句问出来吗?拜托,这是在浪费时间。
    
就像我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在微信上问我“在吗”。又不是古代,在不在需要亲自敲门才知道,更何况连古人都知道人不在可以留信,再不济不认字还可托人留口讯。

03


在这样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如果真的做好了所有功课再去开口寻求合作把自己的需求和要求一二三地说清楚,那么接收到信息的对方总是很乐意迅速作出判断。毕竟,这利人利己。
   
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情况。曾有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对我说:“简老师,我觉得你以前的作品都不行,你应该来找我。”我在赞赏他的自信之余,是该说我不能来找你呢,还是不回复呢。

幸好,我的传统艺能没有被荒废,我想了5秒钟,回了一句“我姓白”。


不知道这个微信聊天的故事

有没有给你带来些触动

和团团一起回想一下平时的聊天吧


看到对方突如其来的一句“在吗”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是不是会有惴惴不安的感觉


在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有意合作时

自己又是如何给对方发消息的呢


遇事先自己梳理清楚

再向他人提出需求

有来有回的几番对话

或许会比一句“在吗”

更加有意义、有感情吧


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吧~

感谢你的点赞+在看+分享

我们明晚见,晚安



公益广告




为了能第一时间收到“文明江西”推送

大家记得把“文明江西”设为“星标★”


热点视频推

↓↓↓



推 荐 阅 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那个因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的小胖,现在怎么样了?


孩子精神倦怠或许并非偷懒!精神疾病离青少年并不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白简简 | 图源:网络

本栏目编辑:李亚男

责任编辑:邓强


                           您在看就点这里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